标杆楷模人物:丹斯里拿督斯里林福山局绅 Tan Sri Dato’Sri Lim Hock San, JP
企业:林木生集团 LBS Bina Group
职位:执行主席
企业背景:
林木生集团(LBS)始于1960年代,愿景是成为国际认可的发展商,并通过发展计划改善社区生活,确保每个马来西亚人“居者有其屋”,有能力拥有高品质的“梦想家园”。
LBS于2002年在大马交易所主板上市,在2011年重塑品牌,秉持着“实信、实现、实景”(Believe. Become. Behold)核心价值,其业务包括承建住宅、商业、酒店、旅游和休闲、零售和租赁等。创建集团(MGB)是LBS旗下涉及建筑与房地产发展的子公司。
丹斯里林福山的父亲已故拿督斯里林木生于1961年以2辆卡车开拓运输事业。较后,从1975年开始展开承建项目,其中1978年在吉隆坡承建中国大使馆,更成为未来业务关系的基础。
林福山于1982年以一等荣誉学位成绩毕业于英国威尔斯大学土木工程系,返国后协助经营家族企业。较后,在父亲引领下成立林木生建筑公司,首个发展项目是1992年开发霹雳九洞轻工业园,隔年与大马汤姆斯杯球员合作开发雪兰莪沙登工业园。
集团备受瞩目的发展项目,包括柔佛峇株巴辖皇子城、雪兰莪太子城、蒲种翠湖新城、金马仑金山新镇、云顶翠苑、金马仑中环等。如今地段库存已遍布全国,预料发展蓝图将继续扩大至全国各地,未来也瞄准出征新领域,从发展城镇至进军零售、酒店和旅游等。
秉持为国人建造可负担房屋的使命,集团于2013年在柔佛推出可负担房屋计划 —— 美满佳园,以及2015年在雪兰莪太子城发起首个“我的雪兰莪房屋计划”。此外,也推出林木生集团基金会,锁定四大公益范畴,即教育、社区、环保与保健。
LBS从1978年开始便放眼中国市场,于2002年将业务拓展至中国珠海,负责管理高尔夫球场和国际赛车场,并开发综合屋业发展计划。此外,在马来西亚——广东投资促进总商会(MGCIP)担任会长的林福山,于2008年带领商会与中国广东省贸促会(CCPIT)签署“马来西亚——广东双边经贸理事会”协议,加强推动我国与中国的双边贸易关系并促进经济发展。
企业优势:
LBS从建筑公司转型至发展商公司后,便立下改善社区生活,让每个国人达到有能力购置房屋的目标,协助每个国人实现“居者有其屋”的梦想,至今在全国已承建超过4万个单位的各类型房屋。
丹斯里林福山说,LBS与许多房地产发展商大同小异,惟自创立以来所发展的房地产,皆专注可负担的中价房屋,以让每个国人都有机会购买房屋,惟房屋销售额每年仍可达到10余亿令吉。
“譬如,LBS在90年代时期,在与武吉加里尔毗邻的沙登岭(Bukit Serdang),兴建可负担房屋。”
他说,LBS犹如许多传统房地产发展商般,采取“可攻可守”策略,每年都在全马各地购置适合地段,至今在巴生谷、柔佛、彭亨、霹雳及沙巴州,已拥有富裕地库和数千英亩地段。
他指出,LBS如今在全国各地所拥有的地库,预料足够供集团未来10年的发展计划。不过,集团仍会依照策略,陆续提早购置适合地段,以便在提供可负担房屋之际,也让集团赚取盈利。
他说,由于所购置的地段可打造城镇类型发展计划,于是依据购屋者需求打造多样化房屋类型,譬如KITA @ Cybersouth城镇拥有多种房屋类型,包括双层排屋、单层排屋、城市排屋(Townhouse)和公寓,让购屋者依据财务能力购买房屋。
成功贴士:
深知“守业比创业更难”的道理,丹斯里林福山在管理企业方面,无论是管理决策、提早购地、扩充地库、房屋多样化和房屋定价方面,皆做到稳打稳扎和稳中求胜。
林福山说,LBS拥有很优秀的团队,他作为决策者在做出重大决策前,若时间方面允许,会找一班朋友交流并聆听意见,然后经过平静思考后才做出决策,或许未来可能出现不同结果。
“较后,我会将所收集的意见和决策,带入公司管理层提出,然后各自提出不同意见并互相讨论。如果我所提出的看法不可行,我非常乐意接受各造意见,然后三思而行或更改决策。”
他说,为让公司职员对企业更有归属感,他时常告诉人力资源部,如果公司职位出现空缺,应该优先考虑提拔公司职员并进行内部提升。
他坦言,他在经营企业后悟出“舍得”之道,正所谓“有舍才有得”。房地产发展商通常建较高价房屋赚更多钱,惟LBS的不同之处,是从90年代开始便“舍得”建盈利较少的可负担房屋,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购买房屋。
“如果我们想要赚更多钱而建较高价房屋,难免会面对房屋滞销问题,于是有时会思考是否值得冒险?惟可负担房屋是每个人都有能力购买,虽然盈利少了却较快回本,我们可再进行另一项发展计划。”
他指出,在这个世界上“没有如果”,在做出决策后给予执行和落实,至于做得对或错,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。
创业心得:
“如果对工作或创业领域没兴趣,就不要继续做下去,如果在涉及领域做得不开心,是永远做不好事业的。”
丹斯里林福山说,其父亲在70年代创立建筑公司,较后他修读土木工程系后返国协助家族事业,发现父亲的建筑公司时常被拖欠数百万令吉建筑费,且为辛苦收款而时常要应酬客户,于是当时便立下将公司转型成为房屋发展商的目标。
“不过,企业转型需要遇上良好契机,而LBS的转型契机,是于1992年与我国汤姆斯杯球员合作,在雪兰莪州开发沙登工业园计划,这是集团赚取‘第一桶金’的契机。”
他说,企业在创业及转型初期确实不容易,毕竟公司背景不广为人知,且知名度不高,在凑集资金和博取信心方面,确实下了不少心血。
面对及克服创业时期的挑战:
“我们要相信明天会更好!无论任何事情都会面对困难和难题,惟必须设法面对和解决,即使压力太大也不可逃避,毕竟没有困难或难题是解决不了的。”
丹斯里林福山回忆起企业于1998年面对金融风暴时娓娓道来,当时LBS彻底落实“舍得”决策,改变雪兰莪州沙登房屋发展计划,将发展地段转为资金,减低风险熬过困境,直至回流后再进行另一项发展计划。
他说,原本这项房屋发展计划是要建高级住宅区,惟考虑到金融行情恐面对滞销问题,于是当机立断改变发展计划,转为多样化屋型发展计划,结果在单位推出后被抢购一空。
“这项决策是非常大的冒险和挑战,虽然发展计划的盈利少了,但所兴建的房屋单位却在短时间内售罄,且没有面对银行贷款或滞销问题。”
联系资料:
LBS Bina Group
地址:Plaza Seri Setia, Level 1-4, No.1, Jalan SS9/2, 47300 Petaling Jaya, Selangor.
电话:03-78777333
面子书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LBSBinaGroup